欢迎访问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无障碍阅读 关闭适老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旅资讯

山海交响|苍洱毓秀,人文璀璨——大理文化名人的精神长河

发布时间:2025/5/9   来源:  |   浏览量:92

在大理这片“风花雪月”的热土之上,山水与人文交融千年,孕育了无数璀璨如星辰的人文往事。他们,或以脚步丈量山河,或以笔墨书写华章,或以丹青定格信仰,更以热血铸就民族脊梁。从古至今,数不清的大理文化名人如苍山十九峰般层峦叠嶂,共同谱写出一曲多元而深邃的岁月长歌。

640 (4).jpg杨继培 摄


徐霞客

山 河 为 卷     探 险 求 真

明崇祯年间,徐霞客踏足大理,苍山洱海的险峻与灵秀令他赞叹不已。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崇祯十二年(1638年)三月十一日,徐霞客由上关沙坪进入龙首关,来到大理市,他在虎迹纵横的峡谷中探寻清碧溪之源,留下“虎迹齿齿,印沙土间”的豪迈记载。

640 (5).jpg

《徐霞客游记》刻本书影

且行且记,笔耕不停。这位千古奇人以10万字详述大理见闻,篇幅占据《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的50%,《徐霞客游记》篇幅的17%。字字珠玑,遍访名胜,徐霞客将白族聚居地的山川形胜、民风民俗化为实据,成为后世研究西南边疆的珍贵史料,率先为大理文化注入山水辽阔的人文基因。

640 (11).png

徐霞客的足迹

不仅勾勒出大理的山川脉络

更彰显出中华文化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真精神


张胜温

梵 像 传 世     佛 国 史 诗

北宋年间,《清明上河图》问世半个世纪后,与张择端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张姓云南人正在奋笔不止,最终完成了与《清明上河图》并称南北双骄的另一幅传世神品画作——《梵像卷》(又称《张胜温画卷》)。他,就是云南历史上的伟大画家张胜温。

640 (12).png《梵像卷》局部画面

张胜温将大理“妙香佛国”的过往凝于笔端。《梵像卷》全长1635.5厘米、宽30.4厘米,据专家考证创作时间应在1173~1176年间,目前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巨制绘有774位人物,融汉传、藏传、南传佛教艺术于一炉,是研究南诏、大理两大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风俗等最重要的一件国宝级文物。画卷中的阿嵯耶观音金像衣袂翩跹,卷中皇室身穿华袍,武将则身着波罗(虎)皮,兵士披戴犀皮胄甲等,衣冠特征均与唐宋文献相符。

640 (13).png张胜温笔下的《梵像卷》

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

当宋代的云南重现世人眼前

世人得以追溯大理文化的古老样貌

气势恢宏,人物纷纭

堪称云南古代绘画的巅峰之作


赵藩

文 墨 双 绝     家 国 情 结

生于1851年的剑川白族名儒赵藩,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大理风骨”。他的一手颜体书法,苍劲如苍山石,以颜真卿为骨,宗钱南园之风,如是展现着大理剑川楹联文化的精髓。他撰写的成都武侯祠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至今仍被奉为治国理政的箴言。

640 (14).png

成都武侯祠名联攻心联

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赵藩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诗词为最,虽身居高位,却以诗文针砭时弊,晚年主持编纂《云南丛书》等书籍至1927年逝世。

640 (6).jpg

他的笔墨与剑川岁月相通

既有文人风骨

亦有家国担当

晚年他致力将文献汇集成册

让云南边地文史往事

进一步融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


周保中

铁 血 丹 心     白 山 忠 魂

从苍山脚下走出的“白子将军”周保中,鏖战东北林海雪原,肠穿肚裂仍指挥若定,以“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的誓言诠释民族气节。这位东北抗联的旗帜人物,晚年抱病整理抗战史料,为民族记忆留存火种,他撰写的《周保中抗日游击日记》等回忆资料近20万字,为研究东北抗联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640 (7).jpg

毛主席对周保中的高度评价

1902年2月7日,周保中出生于大理市湾桥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经历了14年东北抗日斗争的全过程。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在听取周保中的汇报时,把东北抗联14年艰苦斗争同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及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一并列为“我党历史上三件最难的事”。

640 (8).jpg

周保中铜像。寸新元 摄

周保中的生命轨迹

连接着洱海的温润

与黑土地的凛冽

“白子将军”的戎马一生

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王希季

牧 星 九 天     航 天 报 国

白族科学家王希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从“长征一号”火箭到返回式卫星,他让中国星辰闪耀寰宇。晚年他淡泊名利,却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光芒中,始终铭记苍山洱海赋予的坚韧品格,这位与党同龄的“牧星人”,用毕生诠释了何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640 (9).jpg

王希季在某返回式卫星测试现场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于云南。作为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我国空间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的15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和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设计。

来自大理的赤子之心

坚守一事,纯粹如此

当他回想为国奉献的一生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

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

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


晓雪

诗 心 如 玉     文 脉 传 承

白族诗人晓雪,以《采花节》等诗集作品,将大理的“风花雪月”升华为民族共同的美学记忆。在他笔下,大理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诗意栖居的精神原乡。2010年,晓雪获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他以《生活的牧歌》探讨诗歌与土地的关联,后荣获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640 (10).jpg

晓雪,原名杨文翰,1935年生于大理喜洲。1954年以后,他用苍洱星、晓雪等笔名,累计发表诗歌400多首,评论、杂文、散文、报告文学数十篇,创作成果对现代新诗的发展有独特贡献。晓雪的创作突出表现在诗歌和文学评论方面﹐已出版的诗集有《祖国的春天》等,长诗《大黑天神》获全国少数民族创作奖。

晓雪的诗歌和散文

与苍山风、洱海水如出一脉

自然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

无论是“滔滔巨浪”还是“夜归航船”

近360万字的《晓雪选集》

沾满了大理山川的呼吸


金庸

江 湖 不 老     侠 骨 柔 情

当年,金庸虽未亲至大理,却以《天龙八部》为这片土地注入江湖武侠的灵魂。段氏王朝的政局、天龙寺的禅机、无量山的剑影,共同构建出“有情皆孽,无人不冤”的东方哲学世界。

1963年,他创作的《天龙八部》为大理增添一抹侠气。1998年,金庸成为大理“荣誉市民”,当他第一次来到大理,虚实交织的故事终让武侠文化与苍洱风光彼此相融,真正印证了文化想象的磅礴力量。 

640 (11).jpg

金庸生于1924年3月10日,本名查良镛,祖籍江西婺源,1948年移居香港,后以当代武侠小说名声大噪,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98年,面对心心念念的大理山川,金庸感叹道:“我可能哪一世做过大理人,今生对大理总有一种亲切之情。”

640 (12).jpg

年少读金庸

沉迷为人津津乐道的武林传奇

如今重温无量山下的故事

才发现东方浪漫与中国文化

在大理预留了一扇时空之门


杨丽萍

舞 影 入 画     灵 雀 翩 跹

白族女儿杨丽萍,以一曲《雀之灵》舞动天地。她从苍山采撷云霞,将白族“绕三灵”的古老仪式幻化为《云南映象》,让世界看见云南民族文化的动态之美。

1958年11月10日,杨丽萍出生于大理洱源,1994年她创作并表演的独舞《雀之灵》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作为中国内地女舞蹈家,她为云南民族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艺术贡献。

640 (13).jpg

苍山洱海是风景,更是她的天然舞台,在这里,舞蹈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理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地方,地灵人杰、风花雪月,她从这片沃土走向世界,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以舞蹈向世界传递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奉献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打造了舞蹈艺术的民族符号、中国印象,演绎了从舞者到人民艺术家的人生传奇。

指尖如柳,踏步似莲

她用身体语言讲述着

大理的山水灵性与生命思考

倒影之中可见万物有灵

从徐霞客的笔记到杨丽萍的舞步,这些与大理有关的名字以不同形式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或远行万里而心系故土,或扎根乡土而胸怀天下。在这片土地上,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始终交响共鸣,书写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壮丽篇章。

苍山不墨,洱海无弦

大理人文魅力以山川为背景

这些星辰般灿烂的人生

让风花雪月更加温润动人

来源:综合今日民族网、“央视新闻”“云南省博物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凤凰网读书”“电影频道”“大理发布”“云南发布”“风花雪月号”“大理州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

上一篇: 云台山再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牌”认证!

下一篇: 跟着名人游黄山,感受徽风皖韵里的文化脉搏

联系电话

0391-3569310(办公室)

0391-3569314(传真)

电子邮箱

lyjxxb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