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物+旅游”,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1/03/16   来源:  |   浏览量:1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旅游”

成为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10316155321.jpg

3月15日,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传递了这样的信号:十三五期间,全市投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28亿余元,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明显增强。特别是文旅融合后,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力明显增强。十四五期间,我市还将通过黄河文化文物、大运河文化遗产、石窟寺等重要文物的保护利用,助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赋能焦作发展。


2020年,被文物人称作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作出36次重要批示,考察了18个文保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多次针对文物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文物越被“尊重”

历史才可溯源

其现实能量才可释放


十三五期间

是焦作“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期


2020年,是关键年!


这一年,围绕黄河、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市积极推进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展了黄河文化公园建设重点资源情况调查,配合省文物局完成了黄河区域文物资源调查,拟纳入《全省文物资源规划》内项目24项。谋划了英福公司旧址(含采煤矿业遗址)维修保护、寨卜昌明清古民居维修(二期)及晋冀鲁豫野战军九纵纪念馆等保护传承项目14项。


这一年,我市沁阳太行陉列入“万里茶道”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我市签署了《万里茶道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成为28个“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城市之一。不久的将来,我市有望再添一项世界级文化产品。


这一年,我市文物安全进一步增强。从2019年起,我市开始了文物安全基础保障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各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28亿余元,编制完成了各项保护规划方案110项,争取和实施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45个,走在了全省前列。


这一年,我市文物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将实现对全市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的实时有效监管。


这一年,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作序《焦作文化遗产》一书,为焦作文物点赞。


这一年,“百年焦作展览馆”提升工程完成,建成了焦作近代工业遗产博物馆。沁阳市完成沁阳智慧文物全景项目工作,参观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三维立体式,看到三圣塔、北大寺、阿文碑等沁阳市6处国保单位和21处省保单位,“云游”文物景点。


这一年,我市发挥革命文物资源优势,开辟了柏山村村史纪念馆、温县烈士陵园纪念馆、太行八英纪念馆、青天河精神纪念馆、西滑封精神展览馆、武陟县烈士陵园、常平阻击战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努力打造红色教育、研学游新品牌。


这一年,寻找多年的大运河永济渠渠首段终于有重大发现。


这一年,焦作市博物馆成功申报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泱泱汉风——汉代陶楼综合陈列”展览荣获2019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


 “十三五”期间,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先后举办各类展览146个,举办社教活动530场,接待观众达150多万人次,博物馆、纪念馆越来越成为焦作人最爱去的地方。


文物为所有人了解焦作打开了一扇窗,为焦作旅游事业发展加了一把油。十四五期间,“文物+旅游”路径将持续拓宽。


从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持续推进黄河文化文物保护传承,全力建设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加快推进焦作黄河历史文化集中展示中心(焦作市博物馆)、中国治黄文化博物馆、黄河铁路博物馆,升级改造韩愈博物馆,全面提升黄河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水平,打造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精品。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积极推进文物与旅游融合,加强“两山两拳”沿线文化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服务我市“两山两拳”战略;持续加大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做好焦作近代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外开放,打造旅游社会访问示范点;做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文物工作,利用传统村落资源,大力实施古民居抢救维修工程。利用革命文物,做好红色旅游资源访问点,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精品案例,促进文物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萱 报道

上一篇:焦作市321处(件)革命文物入选河南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下一篇:我市文物系统召开冬春火灾防控暨第四季文物安全形势研判会议

联系电话

0391-3569310(办公室)

0391-3569314(传真)

电子邮箱

lyjxxb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