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品牌
全面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全面阐述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求真务实的报告,是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具有深刻历史洞察力、重要理论引领力、强大实践指导力的报告,是一份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成为报告的高频词语,“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文化振兴”“文化安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也成为热门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繁荣发展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的重要要求,深刻概括了新时代文化和旅游的密切关系,高度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经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武陟文广旅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文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用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深耕县域富集文旅资源,深研武陟厚重黄河文化,深化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域挖掘新潜力、激活新要素、集聚新动能,培育更多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让文化更有魅力、旅游更有活力,以“文旅融合”书写“诗与远方”,叫响“中国黄河文化之乡”金品牌,构筑武陟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擘画武陟文旅融合新篇章。
1.盯政策,抓项目,凸显以旅兴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有文化旅游项目的强力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武陟将坚持质量至上、效益为王的理念,聚焦资源区位优势,紧跟项目争取招商,用好存量、盘活增量,实施重大文旅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御坝黄河文化研学营地等现有在建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嘉应观黄河文化国家公园、西滑封村沿沁生态旅游节点等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青龙宫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城乡村振兴综合体和何瑭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升级改造等文旅专项债项目,确保项目尽快完工投运,致力培育新的文旅增长点,努力打造文旅新业态项目高地。
2.盯需求,抓品牌,凸显以文惠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以群众满意作为基层文化服务的着力点,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推动城市书房高效运营,深入打造公共文化建设示范站、文化合作社示范村和文化馆、图书馆分馆,筑牢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策划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系列群文赛事,常态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扩大省级“全民阅读·走进图书馆研学”优秀阅读品牌影响力;持续推广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线上线下展演平台,叫响文化活动武陟品牌,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向,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中心工作,精心创作一批彰显武陟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争获文艺奖项,讲好武陟故事,传播正能量,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3.盯保护,抓传承,凸显以文塑旅。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千年古县,武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要深耕文旅资源,积极争取文化遗产项目资金,跟踪实施商村遗址安防项目等文物保护项目,启动永济渠渠首遗址第二阶段文物考古勘探调查,不断加强文化遗产安全防护。要传承文化根脉,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持续开展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专题研究,不断完善黄河文化传承体系,打造黄河文化传承示范区。要激活传统文化,加快规划建设县级非遗展厅,常态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展览活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让沉睡的文化遗产醒过来、动起来、活起来,擦亮厚重武陟、红色武陟的 “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城市文化名片。要做厚文化内涵,注入文化动能,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依托嘉应观黄河博物馆、御坝黄河文化研学营地,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驿站;升级红色精品游线,深耕廉洁家风游线,深化“游武陟,读黄河”研学品牌打造,整合形成精品文旅线路,在传承创新赓续武陟文脉中擘画文旅融合新蓝图。
4.盯创建,抓示范,凸显以旅彰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要坚持规划先行,把握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完成《武陟县全域(乡村)旅游规划》,高水平拍摄制作武陟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片,高质量更新完善武陟旅游图册,擘画全域旅游发展新形象。要围绕建设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万花、御坝、西滑封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文化旅游特色村建设,打造“一镇一品一风光、一村一韵一幅画、一户一特一处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做强产业、丰富业态、增加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要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旅产品开发和文旅业态培育,筹备开展县域系列文旅消费活动,策划举办乡村文旅活动,谋划打造“武陟礼物”文创品牌,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文旅项目,培育一批有市场、叫得响、可持续的文旅新业态、新产品,充分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快文旅市场复苏;综合运用新媒体、新手段和新技术,全方位宣传推介,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5.盯市场,抓法治,凸显以稳促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武陟文广旅局将在繁荣发展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的进程中,紧扣全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决策部署,紧贴全市打造高能级文旅的战略目标,紧盯全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强化文旅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综合执法水平,持续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政务服务便民化、综合执法规范化和法治宣教常态化;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开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持续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市场发展;加强文旅市场综合执法力量,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营造文旅领域良好法治环境,以文旅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全县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武陟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