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12月17日!我国首部太极拳法规施行!

发布时间:2023/09/30   来源:  |   浏览量:1
  9月28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全票批准通过了《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由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于2023年12月17日起施行。这是我市制订的首部涉及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法规,也是我国首部关于太极拳保护的法规,将为太极拳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微信图片_20230930093423.jpg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2月1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太极故里,焦作如何用好“太极拳”非遗这一金字招牌,提升太极拳文化影响力和产业价值,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太极拳?制订《条例》,对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太极拳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太极拳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年初,《条例》被正式列入省、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审议项目。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条例制订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取市政府相关部门、温县、立法咨询专家、立法联系点、太极拳相关协会、代表性传承人意见,并征询省人大常委会、省直有关部门意见,通过发函、发布公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系统梳理并及时归纳整理,广泛采纳合理吸收。2023年4月、9月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两次审议通过。

《条例》共33条,采用不设章节的简易体例,主要对太极拳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太极拳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义务,太极拳的人才培养、普及推广、产业发展、交流协作、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

针对我市太极拳保护管理的现状,《条例》结合我国在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关于太极拳遗产项目的表述,对太极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以分类列举的方式明确太极拳保护的对象,既包含拳法拳谱、祖祠碑刻等看得见的实物,也涵盖习俗故事、影音档案等听得到的历史。《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市县两级政府及文化和旅游、体育等部门的责任,对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开展资源调查、划定保护范围、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作出规定,确立了太极拳保护发展协调机制、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保护区域协作机制。

为弘扬太极拳文化,《条例》将太极拳申遗成功日所在周设定为“太极拳保护宣传周”,规定政府应设立公益性太极拳传习场所,组织编制简单易学、统一规范的太极拳推广套路,并鼓励创作体现太极拳元素的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与太极拳相关的展示展演、线上教学和课程开发等活动。

为加强太极拳与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高能级文旅,《条例》对完善太极拳文化旅游、传承实践配套设施作出规定,要求搭建国际国内太极拳赛事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等赛事,并进一步鼓励创作体现太极拳元素的文艺作品,通过开发太极拳体验、休闲、研学、寻根等文化旅游项目,壮大太极拳演艺、游戏、动漫等文旅文创产业,拉长培训、服饰、器械等产业链,建设集健康养生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康养目的地,助推焦作叫响“山水富城·文武福地”城市品牌。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玲  报道


上一篇:最新!焦作发布十佳非遗精品美食店!

下一篇:焦作十大公共文化旅游空间!

联系电话

0391-3569310(办公室)

0391-3569314(传真)

电子邮箱

lyjxxb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