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普查“查”些啥?

发布时间:2024/03/26   来源:  |   浏览量:1

你了解文物普查吗?目前,焦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经启动。这是时隔16年后,我市再次全面更新文物数据库,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什么是焦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焦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旨在全面掌握我市各类文物的分布情况、数量、状况等相关信息,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普查,可以及时更新文物资源数据库,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发掘和发现新的文物遗存,丰富我市文物资源库,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保护对象。通过普查,可以深入了解文物保护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今后的文物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有力参考。

焦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计划用3年到4年的时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建立我市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为系统廓清我市文物资源家底、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为什么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16年,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低级别文物保护状况引发全社会关注。不管从党中央要求、事业发展需要还是人民群众期待出发,我们都需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信息数据,可以为精细化、科学化制定文物保护利用政策制度,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通过普查,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全面落实保护第一要求,加强文物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通过普查,明确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分布、价值特征,促进文物活起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可以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对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要求的认真贯彻、深入践行、全面落实。




此次普查的范围、内容是什么?




焦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范围是我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焦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开展工作。本次普查的复查对象,是我市登记的3014处不可移动文物,要逐一现场核查,了解变化状况。对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尚未登记、2012年以来特别是这次普查实地调查过程中新发现的文物,要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




此次普查的时间安排




焦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23年11月启动,至2026年6月结束。

第一阶段(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建立市县两级普查机构和普查队伍,制订实施方案,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配置普查设备与采集软件,开展操作培训。     

第二阶段(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

第三阶段(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焦作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萱 报道



上一篇:焦作打造太极功夫之都知名文旅IP!

下一篇:焦作微短剧取景地全公开!

联系电话

0391-3569310(办公室)

0391-3569314(传真)

电子邮箱

lyjxxb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