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民日报盛赞!焦作小县博物馆接待游客30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4/06/08   来源:  |   浏览量:1

111.png今天是端午节假期第一天,《人民日报》送来惊喜!6月8日,《人民日报》假日生活版以《小麦之乡说丰年》关注温县小麦博物馆。



温县小麦博物馆是全国首座以小麦为专题的博物馆,2016年5月开馆,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院士题写馆名。开馆至今,小麦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30多万人次。开馆至今,其已成为育种工作者研究、交流的场所,社会各界交流、传承小麦文化的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贡献。

9.jpg

温县小麦博物馆主馆采用开放式仿汉建筑风格,馆内布展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为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麦之乡等部分11个单元,全面展示了小麦的历史文化和演变传播、河南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与贡献、温县小麦的建设成果等。其小麦文化体验园位于馆内东侧,占地5000多平方米,通过雕塑、场景、实物、模型等形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参观者切身体验到小麦文化及农事活动的乐趣。

《人民日报》 文章介绍,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之所以落户温县,首先是因为温县在全国小麦生产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小麦之乡”。数据显示,温县小麦近几十年来屡破国内高产纪录,温县小麦并非主要用于做面条、包饺子,其90%是作为种子的。1996年,温县小麦平均单产518.92公斤,在全国率先实现小麦亩产千斤。2008年,温县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被评为河南省粮食高产创新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其次,温县的小麦专家多,且多数是本地农民出身,他们的科研成果让温县小麦良种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席位。温县目前拥有小麦育种人才15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0余项,王焕英、王乾琚、吕平安等一大批小麦育种家纷纷培育出自己的小麦新品种。其中,农民育种家吕平安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广大农民育种家争了光。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上一篇:神农山宣传语出炉,你最中意哪个?

下一篇:嘉应观两碑入选河南档案文献遗产!

联系电话

0391-3569310(办公室)

0391-3569314(传真)

电子邮箱

lyjxxb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