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间摘野果、在村里且听风吟、在乡间享整晚星空……近段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踏着“热浪”来到常平乡,感受“清凉一夏”。
近年来,常平乡依托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凉”资源,多措并举做大“避暑经济”蛋糕,拓宽当地百姓增收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游客们走在省级传统古村落山路平,体会“青石细雨落、丽人古村行”的安逸;也能在里沟村感受古色古香的太行石屋;相约在杨庄河的爱情谷诉说儿女长情……夏日的常平乡充满传统韵味和现代活力。文化底蕴与山水风光的融合,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常平乡还在“老地方”挖掘新亮点,借人文故事,传承爱国精神。
宋寨诉说着杨六郎爱国情;常平村的碗子城、阻击战纪念馆、红色之旅纪念馆,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480电厂遗址谱写着建国初期的奋斗史……一段段常平人文故事传递着常平人的爱国情。常平乡通过深入挖掘已有人文故事,将常平故事与山水游深度融合,推动丹河农文旅产业同步前行。
张老湾的茶文化、九渡村的水磨文化、后和湾的中药文化书写了常平千年农文史。常平乡通过农耕遗址、农具展示,向游客展现常平乡的农耕文化,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常平农产品的特色,带动常平乡特色山货产业发展。
青山孕文风,丹水写乡情。常平乡,在青山绿水间书写一幅乡村振兴画卷。凉爽的高山气候、清新的空气和壮观的自然景观,吊足了众多游客的胃口。近年来,常平乡以九渡村为中心成立丹河文旅产业片区党委,充分发挥常平乡生态优势,利用气候清凉的特点,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助力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截至目前,常平乡通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山水旅游等丰富体验形式,吸引游客15000余人,文旅增收100000余元。接下来,常平乡将持续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创新培育多元新业态,加大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用清凉山水带活“避暑经济”。
来源:今日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