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五一”沁阳新玩法真多!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  |   浏览量:1

1.png


4月22日上午,沁阳市2025年“畅游五一·乐享怀川”假日文旅活动启动仪式暨文旅推介会在怀府恐龙园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五一”,沁阳市围绕“畅游五一·乐享怀川”主题,以怀府恐龙园水上欢乐世界“五一”开园为契机,在神农山景区、怀府恐龙园、和生森林动物乐园、神农陶创意园、各文博场馆及乡村旅游资源点等重要点位积极谋划了“文旅+”融合活动共计27项115场,为广大游客带来“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欢乐体验。沁阳还专门制订了促消费活动方案,推出精品线路、优惠政策等多重福利,让大家玩得尽兴、消费得舒心。


“五一”为啥来沁阳?


沁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和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辖区内现有A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2个、AA级景区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2个(常平乡和紫陵镇)、省乡村旅游特色村7个(九渡村、盆窑村、赵寨村、苟庄屯村、山路平、后和湾、杨河)、AAA级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1个(盆窑村)、焦作市AAA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九渡村、盆窑村)、中国传统村落1个(常平乡九渡村)、省传统村落5处(山王庄镇盆窑村、紫陵镇赵寨村、常平乡山路平村、常平乡后和湾村、常平乡杨河村)。这片大地孕育了神农文化、怀府文化、怀商文化等多元文化体系,是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快乐”的魅力之城。


2.png


如果要给人们一个“五一”来沁阳的理由,有这么几个:


3.jpg

这里有太行奇观——神农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太行山脉南段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奇观。这里集“雄、奇、险、秀”于一体,3000余只灵动活泼的猕猴栖息在这里,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登峰四望,八百里太行如巨龙横卧,是摄影爱好者和探险者的必打卡地。


4.png

这里有孩子们的乐园——豫西北地区唯一的怀府恐龙园。乐园占地400余亩,园内山水交相辉映、建筑错落有致,有无动力乐园区、飞行影院、恐龙博物馆、水上乐园、萌宠乐园、青少年研学区、“沁阳之眼”摩天轮、动感刺激游乐区及怀府古街九大功能区,近30个大型游乐项目,是亲子家庭首选的奇幻冒险王国。


5.jpg

这里有河南最大规模的野生动物景区——和生森林动物乐园。游客可以在萌宠区喂食憨态可掬的羊驼,与动物幼崽亲密接触,在猛兽区乘车穿梭,沉浸式体验零距离喂食狮子、老虎的刺激。


6.png

这里有最“潮”的非遗黑陶手工体验——盆窑黑陶小镇、神农陶创意园。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国家级非遗“沁阳黑陶”的活态传承,陶艺研学、亲子互动,在指尖流转中触摸千年匠心,在窑火明灭间见证文明传承。


7.jpg

这里有千年怀府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沁阳博物馆群。到沁阳市博物馆,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旅行,感受底蕴深厚的怀府文化。到李商隐纪念馆、朱载堉纪念馆、曹谨纪念馆,了解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明代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一代循吏曹谨的伟大成就,感受“怀府名人”的广阔胸怀。到宋学义纪念馆、杨介人纪念馆,领略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的壮丽诗篇,还有17座非遗工坊、26座村史馆、8个全国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这一个个“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的文化载体一起构成了沁阳市独有的“博物馆群”。


8.jpg

这里有藏在烟火里的怀川乡愁——沁阳十味。沁阳水席、闹汤驴肉、白丸、肉丸、小车肉、糟鱼、炒凉粉、甜麻糖、碾转、压板肉,每一味美食都是一段“活历史”,它们是游子的心肠牵挂,是老街巷口的历史呼唤,更是刻在怀川人DNA里的乡愁图谱。赵寨村的“花海艺术”文化体验、南西村的瓜田采摘体验、彰仪碾转文化体验、王召乡的大樱桃采摘体验丰富了“农商体文旅”融合发展的业态。


“五一”假期,神农山景区打造“一路有戏”场景,开展神农尝百草、神农祭天、神农花神等沉浸式演艺及太极拳、怀梆、舞龙舞狮、盘鼓、唢呐等非遗展演,在静应湖畔开展摩托艇表演、水上飞人等水上展演活动;怀府恐龙园欢乐水世界5月1日当天举行水乐园开园仪式,假日期间邀请热门流行歌手、乐队到水乐园舞台进行演出;和生森林动物乐园推出卡通人物巡游表演和夜场动物主题灯展,在园区内开展欢乐海狮秀、大马戏表演、非遗猴戏等沉浸式演艺;神农陶创意园围绕“‘黑’靓五月天,‘陶’醉创意园,玩泥品茶茗,‘五一’来休闲”主题,开展“传统工艺+黑陶体验”系列活动;各文博场馆分别围绕历史文化名人、怀府文化等推出精品展览、手工体验、沉浸互动等文化体验活动。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景鹏 报道

上一篇:青龙峡万亩连翘花盛开!

下一篇:嘉应观两碑入选河南档案文献遗产!

联系电话

0391-3569310(办公室)

0391-3569314(传真)

电子邮箱

lyjxxbs2018@163.com